人生就像浮萍,总是在时代的浪潮中漂泊不定。我们生于盛世,自然感到幸运,但想想七十多年前泸深A融通,多少人因战乱被迫离乡流落异地,而这一离开便成了终生的别离。
对章栋而言,乡愁是一座矮小的坟墓,她站在外面,父亲却永远埋葬在其中。而对章育晨来说,乡愁是一条狭长的海峡,他身处台湾,姐姐却远在大陆。
2019年,广西钦州,一对素未谋面的姐弟在警方的协助下终于得以相见。此时,姐弟俩一位已年事已高,白发苍苍;一位则接近五十。两人紧紧握手,泪眼相望,无法言语,心中的伤痛与遗憾交织,父亲已经离世,姐弟血脉相连,却素未谋面,战争带来的伤痕仍然在延续。
展开剩余90%2013年的某一天,章育晨,时年38岁,带着沉痛的心情回到了位于台湾台南的家中。就在不久前,他失去了父亲,而母亲早在多年前便已去世。年过三十,失去双亲的打击可想而知。面对父亲的遗物,章育晨只能通过这些物品来寄托自己的思念。
他眼含泪水地整理着父亲的信件,熟悉的字迹让他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父亲那严肃的面容。突然,一张泛黄的照片从信件中掉落,章育晨捡起来一看,背面写着:“给父:女儿和母亲,1985年”。这一幕让他震惊,心中涌现出无尽的思绪。母亲曾隐约提过,父亲曾有过一段婚姻,但父亲始终未曾透露过过往的任何细节,这些年来,章育晨竟然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亲姐姐。
更让他震惊的是,看到这些信件后,他才发现自己并非台湾本地人,他的故乡远在海峡对岸的广西钦州。章育晨的记忆里,父亲一直是一个严苛的家长,对他管束严厉,从未与他有过太多的欢笑。从他有记忆以来,父亲早已年迈,所以对于父亲的过去,他几乎一无所知。父亲去世后,他才开始了解父亲的往事,开始寻找自己的根源。
几千年来,中国社会一直依靠血缘宗族来维系人们的联系,因此血脉纽带显得尤为珍贵。当一个人知道在某个地方还有亲人时,心中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归属感,章育晨就是如此。他原以为自己已无牵挂,但照片的出现却让他意识到,世界上仍有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。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涌上心头,他急切地想要找到姐姐。
然而,寻亲的道路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,尤其是章育晨一直生活在台湾,对于大陆的情况了解甚少。他多次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前往钦州市寻找姐姐和族人,但每次都一无所获,几乎是无功而返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对姐姐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渴望愈加强烈,尤其是姐姐比自己年长许多,如果再找不到,很有可能一生再无相见之日,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。
直到2019年,他通过网络得知可以寻求大陆警方的帮助,于是向钦州市公安局发出了求助信。能否得到回应?
2019年6月4日,钦州市红阳派出所的民警收到这封特殊的信件,并迅速上报至钦北区公安分局。公安分局局长蒋基勋对章育晨寻亲的迫切需求深感同情,并亲自批示,要求户政科与派出所配合,务必找到章育晨的亲人。
公安局负责人劳敏接到任务后,迅速与章育晨取得联系。然而,章育晨手中的线索十分有限,只有几封来自父亲的旧信件,甚至连姐姐的姓名都不清楚。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,使得钦州的面貌与几十年前大相径庭,劳敏几乎从零开始寻找线索。
首先,劳敏注意到章育晨提供的地址是“广东省钦县上北营村”,但这个地址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使用的。随着钦县行政区划的变动,这个名字早已消失不见。经过多次排查,劳敏发现“上北营村”早已改名,信件寄送的厂区也早已不存在。为此,劳敏决定从零开始,寻求更进一步的线索。
经过几番努力,劳敏终于找到了一个与“北营”非常相似的社区,并从这里的一些老人处得知,曾有一些人在当兵后被带到台湾。但在继续调查后泸深A融通,他发现这个社区的居民大多来自其他地方,而且姓章的人家里并没有与台湾的亲戚联系。
虽然几次努力都未能找到章育晨的姐姐,但劳敏并没有放弃。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,他得知钦州市章氏族人曾是大家族,甚至还设有理事会。于是他联系了章氏理事会的会长,从中得知,曾经的上北营村章氏族人早已迁移至如今的钦南区。
劳敏迅速联系章育晨,询问是否有族谱资料。章育晨经过寻找,确实找到了些许有用的线索。最终,劳敏与章氏理事会的会长一起查阅族谱,发现了一个关键人物——章栋。根据族谱记录,章栋今年已经69岁,符合章育晨提供的线索。
2019年6月13日,劳敏亲自上门到章栋家核实信息。当章栋听到民警来访,并得知有台湾的亲人想要见面时,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。她告诉民警,为了这一刻,她已经等待了69年。为什么她会如此说呢?原来,章栋的父亲年轻时被征兵入伍,很快便离开了大陆。父女二人几乎未曾见过面。章栋的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,生活贫困且艰难,尽管许多人劝母亲再婚,但她始终拒绝了。
章栋拿出自己珍藏的信件,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,父女之间为数不多的书信来往。由于家境困窘,信件在多次搬家后丢失,父女二人再也失去了联系。当章栋得知父亲已经去世时,虽然早有所料,但依然忍不住流泪。对于见到自己的弟弟,她表示非常愿意。
与此同时,章育晨在台南听到姐姐找到了的消息,异常激动。经过六年的寻找,他终于得到了大陆警方的帮助,短短9天内就找到了姐姐,他由衷佩服大陆警方的高效。
2019年10月9日,章育晨来到了钦州,见到了自己的姐姐。尽管是初次见面,姐弟俩对彼此却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,仿佛早已认识。在他们见面时,章栋拿出了一张父亲抱着年幼章育晨的照片,照片背后是父亲曾写的信,满载着对故乡的思念。姐弟二人聊起父亲的往事,拼凑出一位被动乱裹挟、流落异乡60多年的老人的人生故事。
章国琛,大约生于1930年左右,成长于中国战火纷飞的年代,父母家境较好。早年,他顺利考入当地学校,原本有着光明的前途。然而,四十年代末期,国民党征兵,章国琛不幸被征入伍,并很快被带到台湾驻扎。最初,他还抱有回乡的希望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家人和故土的回忆渐渐成为失望。到五十多岁时,他已经放弃了回乡的念头,并与第二任妻子结婚,生下了章育晨。
直到80年代两岸关系开始解冻,章国琛才有了联系大陆亲人的机会,但因心中愧疚,他一直未能回到故乡,只是偶尔通过信件与女儿保持联系。随着时间流逝,章国琛再也无法承受远行,直到去世前,他未能实现归乡的梦想。
尽管父亲留下的线索极为简略,但凭借着大陆警方的不懈努力,最终,章育晨终于与姐姐团聚,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心愿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姐弟俩谈论过去,分享现在,尽管时光已过,依然话题不断。章栋带着弟弟游览了故乡的各个角落,章育晨也在宗族祠堂里将自己的名字镌刻进族谱,感受到归属的力量。
在回到台湾前,章育晨还参观了父亲曾就读的北部湾大学,虽然时光已变,但在校史馆中,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。尽管内心依依不舍,最终,他还是不得不与姐姐告别,回到了台湾。
如今,三年过去,疫情反复,姐弟俩又分隔两地。然而,科技的进步让他们能通过网络相互联系,尽管身心日渐老去,心灵的纽带却始终未曾改变。
人生短暂,几十年转瞬即逝,许多人在台湾寻亲的故事中感受到牵挂与思念,有的最终如章栋姐弟重逢,而有些人则一生未能找回根脉,只能孤独终老。而那条狭窄的海峡,隔开了无数亲人,成为了永恒的乡愁。我们期待着祖国的早日统一,让那些分隔两地的亲情得以圆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